我今天要给你说的这个女人,集酷、美于一身。
她一直都在打破你的想象,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她会拥有哪种风情。
因为她是范晓萱。
AB 面
如果要给“冻颜女神”投一票的话,我把肾都给她。
已经四十的范晓萱,前些天在微博上放了一段自导自演的视频(给男朋友 Allen 新单曲拍的 mv),看起来还是跟少女无异。鬼马搞怪,自如放飞。
再找找近照,可能会美哭你。
要知道,她可是承包了一代人的童年以及我的的音像架啊!
1998 年,她是在舞台上蹦蹦跳跳的“小魔女”,登上春晚,从台湾火到了大陆。
除此之外,她还是胶原蛋白满满的夏日女友。
不折不扣的复古女郎。能够踩着溜冰鞋给你唱歌,吹个泡泡都是爱你的形状。
雨中讲述心事的邻家小妹妹,谁见了都想上前说几句话。
但就跟 CD 有两面一样,大多数人熟知的清纯、甜美,只是她的 A 面。
而她的 B 面,叛逆的如同一个不良少女。
理寸头。(虽然还是很美)
打唇环、肚脐眼环、舌环。
酷爱纹身,叠加起来甚至达到了十三处。
也不再唱儿童金曲、甜得腻人的口水歌,反而玩起了独立音乐。
建立个人音乐工作室“吃草的鱼”,组建乐队,爵士、摇滚、电子统统都玩了一把。
自此,另类成为她的形容词。
从 A 面翻到 B 面,她也从一个炙手可热的国民偶像慢慢变成了鲜有人知的小众歌手。
音乐赤子
知乎上有个提问是,范晓萱是怎么从清纯小姑娘变到摇滚女魔头的?
但我想说,清纯小姑娘从一开始就不是范晓萱给自己的设定。
13 岁时,范晓萱以广告出道。
范妈妈虽是独自抚养女儿,但在发现女儿的音乐天赋后,就算是在 Pub 辛苦卖唱也要将她送去音乐名校读书。
于是有副好嗓子还多才多艺(钢琴、长笛)的范晓萱很快被福茂唱片发掘进入音乐圈。
1995 年,年仅 18 岁的范晓萱就发行了首张国语专辑《Rain》,同年 9 月又推出唱片《自言自语》。
虽然里头都是些少女风格的青涩歌曲,但也不乏脍炙人口之作。
比如给王菲写过《我愿意》的作词人黄国伦老师送给她的《眼泪》。
开头那句“青春若有张不老的脸,但愿它永远不被改变”,当年不知道扎了多少毕业 KTV 里哭作一团的少男少女心。
成为“小魔女”反倒是后来的事。
契机是动画片《樱桃小丸子》和《哆啦 A 梦》邀请她去唱主题曲,反响不错,这让经纪公司发现了儿童市场的潜力。
两张主打儿童歌曲的专辑发行后,范晓萱大红大紫,夸张到每天早起去台湾各个小学做早操领操人。
这是唱片公司一次成功的“偶然”,也是她演唱生涯的一场“意外”。
因为,她就被这样定型。而对一个内心有创作想法的歌手来说,这是无比痛苦的。
为了迎合“小魔女”形象,她要变得“刻意”。
服装,要往夸张了穿,说话的神态、语气,都要斟酌好。
有一次赶通告甚至直接带着女巫帽和大扫帚在街上走。
照这样下去,我们可能不会再见到歌手范晓萱,而是一个台湾的“金龟子”、“鞠萍姐姐”。
蔡康永还真的就问过她:“为什么不顺理成章变成一个儿童节目主持人?”
一旁的挚友小 S 脱口而出,因为她骨子里就不是这样的人。
而她的话说的更绝对,就是要成为一个歌手,并且还是能够被自己认同的歌手。不然,就会人格分裂。
做到歌、人的统一就是她的标准。
那范晓萱是怎样的?
与阳光开朗的小魔女形象反差颇大,小 S 说她敏感至极,泪点极低。
伍佰老师说她是彻彻底底的善良。
但这不等同于柔柔弱弱,因为伍佰老师赞誉她是个“行动艺术家”,她走的每一步都跟从自己的内心。
而才华,更是有目共睹,1995 年《自言自语》那张专辑里的同名单曲是范晓萱 12 岁谱曲,14 岁就填词创作的。
这首歌里,范晓萱“灵”到不能再灵,敏感细腻的艺术家个性披露无疑。
周迅,就是因为这首歌开始欣赏她。
一个在影视圈,一个在歌坛,因为性子的相似、才华的吸引,开始维系着不咸不淡的友情,拜了把子,互称姐妹。
后来,周迅成了她生命中三个最重要的人之一。(另外两个是现男友 Allen、范妈妈)
而周公子更是宠溺放话:“对,她怎么样都可以。”
在好友与前辈眼里都独特大胆的她,终于将自己的音乐理想付诸实践。
1998 年,她剪了板寸,发行了专辑《Darling》。里头的三首歌《Darling》、《数字恋爱》、《失恋》都是她自己创作的。
此外,内地音乐才子李泉还给她创作的《哭了》、《蓝旗袍》。后来,李泉又给了她一首“各大选秀金曲”《我要我们在一起》。
每首都被她唱的轻轻柔柔,慵懒的 jazz 里透着一股小女人的忧愁。
然后,她玩的越来越前卫。
与前男友周俊伟、金义木组建了一支三人乐队。03 年推出了实验专辑《福寿禄 序》。
整张专辑就像呓语,融合了各式曲风,甚至掺杂了中国道家独白,做出了“仙气”。
她没为这张专辑打榜,也几乎没有过宣传,就是认认真真的“玩”了一回。
销量,从来就不是她在乎的事情。她说,她只要一批有缘的歌迷,他们能懂得她的做法。
就算是注定只能被一小撮人喜欢,她就觉得足够了,她会珍惜。
在这个人人都争相被观众选择的时代,她竟然挑选起了观众。
07 年,她与现男友 Allen 组建了 100% 乐团。
发行了专辑《突破》、《赤子》,同时也跟大众背离的越来越远,变成了一个 Rocker。
她开始在台上诚实的唱自己的喜好。来,对口型。
我讨厌假情假意没有长进
做人他不懂事
他不懂事
也鲜明的表达自己的态度。
我喜欢我的雀斑我的诚实
我的思考我的信仰
我喜欢我的道理我的洁癖
自由地做自己
她在音乐世界里把自己剖开,像个赤子一样撒野奔跑。
绝世名伶
但就算我再三说她多么地敢为人先,她也有心被蒙上一层黑纱的时候。
24 岁,她因为转型的压力和媒体的不实报道患上了抑郁症,几欲轻生。最危险的一次,是在 20 楼高的地方,她突然想冲破玻璃往下跳,幸亏前男友一把抱住了她。
而她把那个时期长达三年的痛苦绝望,用写字、涂鸦的方式抒发在一页页空白纸上。
后来集合出版了一本书,名字就叫《乱写》,又名《范晓萱难熬的二十四岁》。
她在里面写道:
我就是喜欢骂脏话,别跟我说没有气质。
我是双面人,在别人面前,我只想逗大家开心或配和别人令他们舒服,而当我独处时,我真的很忧郁,忧郁到我所有的想法都是负面的,而无力 , 不自在 , 难道我就不能配合 Mavis 而令她开心吗 ?
但在抑郁症的折磨中,范晓萱做出了我最爱的一张专辑《绝世名伶》。专辑收录了十五首歌,虽然曲风多样,但都带有五六十年代的爵士味。
并且,她开了一场同名演唱会。
她一身复古装扮,小礼帽、连衣裙、脖上一圈珍珠项链。在舞台上唱着慵懒的调调,闭着眼轻轻摇晃。
皮沙发、黄盏灯都是她的点缀。
钢琴是她的玩伴。
偶尔的狡黠调皮。
偶尔的皱眉哽咽。
24 岁的范晓萱没有别人的影子,已是一位风华绝世的名伶。
《you dont trust me at all》绝世名伶演唱会版
后来,她消失了一段时间。期间就是休息、温温的做些音乐。
直到她去做演讲,她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可分享的,就说了抑郁症的经历。没想到场场爆满,她开始意识到原来台湾也有这么多抑郁症人群。
她变得积极、正面,在治疗自己的时候也尝试疗愈他人。
等她走出来了,开始以更多的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。给电影配乐,参演电影,去做《中国好歌曲》的导师。
观众都在惊呼,她们眼中的“小魔女”怎么还是纯真如少女,美得似没经过时间的抚摸。
和周公子的《龙门飞甲》剧照
《明天记得爱上我》剧照
与男友 Allen2015 年组成的二人乐队
《中国好歌曲》表情包
并且在 2012 年,她还帮妈妈做了一张爵士专辑《 Miss D.D》,算是了却了范妈妈 17 岁时生下她却放弃自己音乐生涯的遗憾。(Miss D.D 就是范妈妈的名字)
两代爵士名伶共同吟唱,就像一段来自时光的回响。
在范晓萱《乱写》中,还有这么一段话:
如果你没穿过舌环 , 就不会知道大舌头的人 , 真的有哪几个音不能发 , 如果你没冲过浪 , 你见到浪花会觉得它只是浪花 , 如果你没画过油画 , 你不会了解那种把抽象的内心世界 , 用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奇妙 , 生命就是让你去体验的 , 当你触及到任何不同领域时 , 你会发现看世界的角度都不同而更细腻了 .
以及她对自己的一段注解。
不要说那是前卫 , 或任性 , 或跑的快 , 或自我 ... 等等的形容词 , 我只是在长大的路上 , 有了自己所喜欢 , 所不喜欢 , 所追求 , 所放弃的东西 , 而这些东西结合起来 变成了全世界只有一个的 " 范晓萱 ", 没有对错 , 没有超越或落后 , 那只是一个人的喜恶而已 , 而我的期许就是舒服而安心地当我的 " 范晓萱 "~
她其实害怕大众给她贴的标签,不管她给外界展示了哪副模样,她好像还是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,远远观望着外头的嘈杂,做着“范晓萱”。
这样罕有的女子你不点赞肯定是因为妒忌
(转载自“蝉创意”)